据公安部消防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全国现有高层建筑61.9万幢、百米以上超高层6000余幢,数量均居世界第一。近10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.1万起,亡474人,直接财产损失15.6亿元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势十分严峻。
高层建筑着火,居民应该向上逃生还是向下逃生?这是每个高层住户关注的问题,也是火灾来临时性命攸关的选择。
消防专家表示,高层住宅着火,居民一般会作出在家避险待援或疏散逃生两种选择。疏散逃生一般往下撤离,特殊情况下往上,疏散时通常采用疾走而不是跑的行进方式。“在不同情况下,正确地选择避险待援或疏散逃生非常重要”。
要选择疏散逃生,火灾一旦过了初起阶段就会发展得很快。如果火灾还处于初起阶段,要先让老人、孩子逃出户门,中青年人用家中或楼道的灭火器灭火。若灭不了,就要选择逃生。出门后关上户门,往楼下逃生时顺便通知邻居。

白天听到邻居喊叫着火,一般来说火灾还处于初起阶段,要首选尽快往楼下逃生。夜里起火往往发现不及时,火灾可能已进入发展阶段,要首先判断楼道是否被高温烟气封锁,方法是摸门把、门背。如果门把、门背发热,就用毛巾等堵住门缝,在家避险等待消防人员救援。若门把、门背没发热,开门后发现楼道没被烟气封锁,全家人就尽快疏散逃生。

如果发现住宅楼的外墙保温材料起火,必须尽快往楼下疏散逃生,留在家里避险非常危险。

专家表示,掌握如何避险或疏散逃生知识很重要,但这不是决定能否成功逃生的唯一因素,其他因素还包括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、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备完好程度、居民消防意识、消防救援力量等。“高层住宅火灾的群死群伤往往不是其中一个因素造成的,而是多种因素并发的结果”。
专家建议,火场逃生不能寄希望于“急中生智”,掌握正确的自救知识,提高自救、互救能力,才能做到有备无患。高层住宅居民应共同确保楼内的常闭防火门保持关闭,疏散通道保持畅通。每家都要制定家庭疏散逃生计划,不使用没有逃生出口的防盗窗,不擅自撤换防火的户门,尽可能在户内配备感烟式火灾报警器。
为了确保一旦发生火灾时安全、有序地撤离,高层住宅的居民应参加社区组织的疏散逃生演练。下楼时居民要沿墙体右侧成单排纵队往下疾走,留出左侧供消防队员登楼灭火救人。
日常生活中不随意挪动、损坏公共消防设施,一旦发现消防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或者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,应及时拨打96119电话进行举报;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、安全通道内严禁堆放杂物,确保疏散通道畅通;进入高层建筑内,要注意观察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和避难层所在位置。遇火情不慌张,迅速就近从安全出口有序逃生,不乘电梯,不恋财物,不返火场拿取财物。
以上内容是智淼君安(江苏)消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所创,剽窃一律删除。http://www.gsthwxf.com/
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主营:海湾消防报警系统销售报价,消防工程改造,气体灭火、电气火灾安装,售后安装维修,检测,调试,海湾消防网址:http://www.gsthwxf.com/;海湾服务热线:18910580194